EN 生科百年 内网 新内网

检测到您当前使用浏览器版本过于老旧,会导致无法正常浏览网站;请您使用电脑里的其他浏览器如:360、QQ、搜狗浏览器的极速模式浏览,或者使用谷歌、火狐等浏览器。

下载Firefox

相分离介导的仿生多肽自组装

日期: 2025-04-15
威人斯尼平台注册定量生物学中心
学术报告
题    目: 相分离介导的仿生多肽自组装
报告人: 俞璟
长聘副教授,清华大学力学与工程交叉学院
时  间: 4月28日(周一)13:00-14:00
地    点: 吕志和楼B101
主持人: 齐志 教授

摘要:
基于生物高分子相分离的复合凝聚体在生物医学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生物大分子带电性较弱,生物大分子复合凝聚体在极端pH值和高盐浓度环境下往往稳定性较差。为此,我们设计并构建了一种含有Dopa残基的多肽自组装复合凝聚体,表现出在广泛pH范围(1–11)及多种盐浓度条件下的卓越稳定性。通过大规模全原子分子动力学模拟,我们发现多价氢键在该凝聚体的组装路径中发挥关键作用,成为显著提升其稳定性的关键。系统性的序列突变实验进一步揭示,多样化分子间相互作用可协同调控凝聚体的物理化学特性。其次,我将介绍一个受到昆虫表皮蛋白(ICPs)启发的自组装系统。此类多肽能够通过一步溶剂交换过程自发形成纳米胶囊。在水和丙酮混合时,浓度梯度驱动了肽的局部聚集和自组装,从而生成中空纳米胶囊。研究发现,其核心驱动力是肽对特定溶剂浓度的固有亲和性,而水与丙酮的扩散作用则产生了梯度界面,触发了肽的定位与自组装。这种基于梯度介导的自组装为简化肽纳米胶囊药物递送系统的生成提供了一条创新路径。

报告人简介:

俞璟,清华大学力学与工程交叉学院长聘副教授,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2007年于清华大学化工系获得学士学位,2012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获得化学工程博士学位,随后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芝加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7年加入南洋理工大学任助理教授,2019年获得新加坡National Research Foundation Fellow,2023年成为南洋理工大学长聘副教授,2024年加入清华大学力学与工程交叉研究院。俞璟博士长期聚焦高分子物理化学与生物材料的交叉领域,专注生物大分子自组装及其高分子物理化学特性研究,致力于将高分子物理原理应用于生物材料科学。课题组的研究聚焦于揭示生物大分子材料的多尺度、动态组装过程,并发展了结构化、功能化的生物大分子材料。俞璟博士以第一/通讯作者在Science, Nat. Nanotechnol., Nat. Chem. Biol., Nat. Commun.等顶尖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承担主持多个新加坡基金项目。